星期四, 2月 28, 2008

學術寫作要領

從事學術寫作,須具備以下的五大素養:

一、結構與內容
  1. 問題與論點
    你應提出單一問題,它能界定出後續工作的整體目的並當做寫作組織的原則。論點是問題的解答。它不是說明目的而是結論。問題與論點會出現在報告的導言內。
  2. 論辯
    1. 結構與邏輯
      報告的整體目標應清楚、設計須一致、各子題互相連結並與大主題緊密相連。報告須用句精確,,並以連接詞或轉折詞使段落間構成一致性的單元,並使單元相互連結以成為章編。最重要的是:論辯的邏輯從最大的點到最小的點必須清楚精確。
    2. 證據
      你援用支持你的立場的證據是你的論辯的礎石,證據的性質依主題及論辯的性質而定。例如,聚焦在一文本的報告,證據通常只是該文本而已;但處理範疇較廣的社會現象則可能援用統計證據。雖然第一手證據最強而有力,但你仰賴第二手資料的論證是常有的,這些證論不是盲目信從而是從第二手學術嚴格挑選的。
    3. 脈絡
      你必須提供的不僅要有介紹主題及問題的背景資訊,也要提供能了解你的論辯的必要素材。你的證據及觀點可能完美,但沒有適當的脈絡,讀者可能會摸不著邊。
    4. 反論與反證據
      當主題會有多種詮釋時,通常會有互相對立、正反兩面的思想學派。詮釋是為意義及重要性做解釋。詮釋的最重要考慮是該論辯有效與否。
  3. 結論
    結論應從引導問題及報告的目的回到解答的事件上。
二、資料來源
研究的資料來源可能是第一手的、第二手的 (學者的詮釋) 或兩者兼具。使用資料來源的數量多寡完全依主題而定。

三、範圍
你的主題範圍可能很窄、很寬,或兩者之間。

四、選取主題
目標是選一個有料的且能管理的。以下兩者是可能的方法
  1. 較傳統的方法:選個一般主題或你感興趣的,更廣泛地閱讀有關的書籍,再逐漸發展出一個定義良子的主題和問題。依此法,其合用的資料來源是極重要的。
  2. 聚焦在一個文本。這是從別人的文獻中所提出的問題去探索。
五、精修再精修
研究的初期階段,指出可以分析與詮釋的主題就足夠。指出一大堆問題及可能的論點是有幫助的,但基本的問題及論點會隨著進展而改變,通常,你的論辯經過一修再修,重寫再重寫後,才會變得明朗。
有效率的寫作是要動手做的,你將一想再想,改了又改,修了再修,且你將持續找新資料來源並從做深入的研究,當你的論辯成形時,你的作品會變得更聚焦,你可能需要從事更深入的研究,你可能需要另起爐灶,或者釐清你的部份論辯。

星期一, 2月 25, 2008

《重寫之必要》轉載

紀大偉,重寫之必要 中國時報 A19/時論廣場 2006/09/01《觀念平台》

很多人納悶,為什麼很多作家一整年只交出一兩篇小說,為什麼學者教授一年只發表一篇期刊論文。為什麼他們坐擁這麼多時間,可是卻生產這麼少?有人難免大膽推測:這種作家、學者,恐怕過著優閒甚至懶惰的生活。
然而,作家和學者的生活並不浪漫。在許多人想像中,作家學者一坐在書桌前,就可以定時定量生產稿件,而且可以馬上交稿付印--可是這種美夢很少發生。對無數的作家和學者來說,找尋靈感(或找尋研究動機、研究論點)和修改稿件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
一般人通常知道找靈感很花時間。在眾人從小學到大學的求學經驗中,只要有了靈感,那麼作業/作文就可以一口氣寫完--有了靈感卻沒辦法一口氣寫完作業的學生,就會被人認為是懶蟲。
不幸的是,作家和學者就算有了靈感,也往往沒有辦法一口氣完稿。出於文壇/學界、編輯以及自己的嚴格要求,作家和學者必須不斷重新面對自己的稿件,一再重寫。坊間有時謠傳,有一種作家/學者七步成詩,一周就寫完代表作--但這種人是異數,這種謠傳也誤導人心,對於有心從事創作和學術的年輕人尤其有害。我自己不是那種人--我寫短篇小說時,同一篇小說重寫三次是很平常的事(從第一人稱觀點改成第三人稱觀點;把焦點從女主角移到男主角身上……);我寫博士論文的時候,同一個章節可以讓我重寫一百次(把過氣的甲論點從每一頁抽出;把尖銳的乙觀點植入每一頁)。
不必去羨慕、去效法那種「一口氣天才」,反而該要有不斷重寫稿件的心理準備--重寫的過程,很考驗人的耐心,也往往會挑戰一個人的自尊心;但是唯有忍耐重寫的過程,甚至學習去珍惜這個過程,才可能踏上出版之路。
在寫作路上,在讀研究所的過程中,我看過不少很聰明的同伴--他們極富潛力,但他們無法忍受重寫的過程。他們認為重寫就是恥辱,是失敗。於是他們放棄了筆。留下來繼續寫作和研究的人,其實並沒有比較聰明,而只是比較甘願重寫而已。
最近一年,台灣報刊與部落格出現一種強烈傾向:作者會先說一個趣味小故事,然後筆鋒一轉,將結論針對台灣政治--小故事只是一個包裝盒,中政論才是盒物。不好意思,我也是這一種作者。台灣的民主過程,就好比多數平凡作家學者的重寫過程,必須不厭其煩,忍辱重來。
我們曾經得意認為,台灣像「一口氣天才」一樣,在短時間內達至成熟的民主程度;但我們現在卻該承認,台灣必須一改再改,必須辱忍耐過程的無趣和屈。嚴酷的批判是良善;自尊心內傷也不必大驚小怪。如此,才不至於半途而廢,才可能熬過來。

星期六, 2月 23, 2008

寫作像設計

「寫作像設計」是Mark Sharples的說法,他援用Bryan Lawson在《How Designers Think》一書中對設計的論述:
  • 設計問題是開放性的,不能完全詳細指明的。
    設計問題不像玩九連環那樣,具有固定的目標及連續的問題狀態,設計師可能的目標是一大堆的。
  • 設計過程是無止境的。
    設計師會面對數不盡的可能解答,而結束設計過程是下判斷的事情。其後,設計師很少會滿意該產品,但當不值得對品做改善時,或當一在外在因素如時間和資源不夠,才會停止試圖做改善。
  • 沒有必然正確的設計過程
    各式各樣且相當成功的方法有很多,好的設計師能夠根據作業來控制及變化其策略。接下來,沒有單一方法可以教或學習設計,
  • 該過程涉及尋找以及解決問題
    設計過程不是由一串簡潔的步驟導至一個完成品,且設計師要花許多時間來認清精修問題。
  • 設計不可避免地涉及主觀的價值判斷
    設計師提出有價值性的問題並製做作品,該作品只能以品質的主觀評估來判斷。
  • 設計是一個開處方的活動
    與旨在描述這個世罒的科學發現過程是不同,設計關心什麼東西可能是、能夠是以及應該是的問題。設計為未來開處方及創造,因此需要倫理監督。
  • 設計師是在有作業需求的脈絡中工作
    設計是一個會對環境產生變化的過程,寫作的環境衝擊一般比工程或建築還少,因為寫作改變思想的場域。我們能夠輕易立論 (像共產主義宣言) ,其文字激發大規模的動作,但這有個隱藏的事實就是所有的寫作對讀者產生作用,且所有的寫作能夠當做進一步寫作活動的靈感及素材來源。
寫作像設計一樣,因為它是開放的、可以無止去刪修的。

開始研究

開始研究的最常見方法如下:
  • 文獻回顧
  • 設定研究問題與假設
研究計畫提報會包括以下十點:
  1. 該計畫的脈絡及基本理由
  2. 簡明的文獻回顧
  3. 你將使用的方法學
  4. 研究問題及假設
  5. 質問的方法
  6. 答案源
  7. 研究的重要性及有用性
  8. 你看到的困難性及可克服的手段
  9. 執行該計畫所需之專門的研究訓練
  10. 研究的時程
切入研究主題或問題,不是一蹴可及的,但一般有四種技術能把初始的想法精煉和聚焦為可完成的及可管理的專題。
  1. 文獻探討
  2. 提出研究問題或假設
  3. 精煉專題中的關鍵想法
  4. 試著鉤勒出一個研究計畫或大綱,並自問:「整個計畫看起來像什麼?」、「這個論文最終要如何組織完成?」
研究的類型
廣泛而言,研究有四種類型:
  • 歷史性研究
    從過去的事件中找出意義。此研究詮釋時間及空間的顯著性之方式能提供給當代決策或者為目前的作法設定前景。
  • 描述性研究
    觀察並描述現象。
  • 分析性研究
    動用量性資料並藉統計以萃取意義。
  • 實驗性研究
    企圖解釋一個因素在一個狀況下之的影響力。此一研究,經由改變在控制狀況下的被研究的因素,界定出因果。
研究的分析水平
  • 微觀分析
  • 巨觀分析

星期五, 2月 22, 2008

研究的本質

做學術研究,像完成許多其他事情一樣,會有其本質及專門術語及方法。

一、研究的本質
一般而言,做研究會有以下四件事:
  1. 問題
    你應提出一個待解決的問題。
  2. 解答
    你將利用一些資料或專門的方法以解決該問題。
  3. 方法
    你需要一種方法來回答你的問題。
  4. 貢獻
    你將思考你的研究如何對你的學門增潻知識。
二、研究的語言
不同學門有不同的方法與術語,你應熟悉之,可免徒勞無功之苦。

三、在正確的地方修習
你應找到合適的系所或主修課。
你應找到對味的指導教授。你可能鍾情於知名教授,但他(她)有以下的可能影響:
  • 你做指導教授的專案。
  • 你永遠不可能有原創的點子。
  • 你對判斷缺乏自信,並對專案上的知識過度依賴指導教授。
四、時間控管
時間控管在寫研究論文時是很重要的,它攸關你的健康以及論文的品質及成功與否。因而,以下的建議值得參考:
  • 早睡早起
    晚上十一點過後還磨刀霍霍,卻在近午時刻才醒來,這很損肝,肝不好,人生難有色彩。
  • 適當休閒
    不要將時間全埋在研究上,適當休閒及社交有助於舒解寫論文的身心壓力。
五、認清自己
對未知、神秘及複雜的恐懼只會阻碍進步,若能將研究過程透析,你將可克服這些恐懼。以下的事情將使你的研究過程比較有產能:
  • 學會讓你的研究具較可管理性。
  • 閱讀前人的論文。
  • 得知系所論文的格式要求、字數、時間表。
  • 熟悉論文的基本模型,它的架構如下:
    1. 緒論
    2. 文探回顧
    3. 方法
    4. 個案
    5. 評估
    6. 結論附錄及書目

星期二, 2月 19, 2008

經典作品導讀

目標
從經典作品獲得論文寫作的啟示,這些作品包括經典短文、電影與論文

一、短文
在進入論文導讀之前,我們試著從短篇的文章來理解寫作的概念,這些作品除心經外,均收錄於《古文觀止》一書中。
上述的短文,每篇均有主題,也有足供後人醒思的辭句,例如《卜居》中的「以君之心,行君之意」;《蘭亭集序》中的「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曹劌論戰》中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等。

二、電影
《料理鼠王》是一部好口碑的片子,所以,其編劇當屬上乘之作,基於編劇與論文寫作有許多雷同之處,因而我們將之視為經典,並企圖從中得到啟示。
  • 料理鼠王
  • 竊聽風暴
  • 無間道
  • 金賽的性學教室
  • 香水
  • 伽利略對話錄
  • 有你,我不怕
  • 不射之射
  • 最遙遠的距離
  • 火線交錯
  • 衝擊效應
三、論文
作業
  1. 請比較上列六則短文,何者較接近你的論文基調?理由何在?
  2. 請在你的部落格寫出看完《料理鼠王》的論文寫作啟示。
  3. 請在你的部落格寫出看完《竊聽風暴》的論文寫作啟示。
  4. 請在你的部落格寫出看完《香水》的論文寫作啟示。
  5. 請在你的部落格寫出看完《有你,我不怕》的論文寫作啟示。

星期一, 2月 18, 2008

2008學生名單

研一
何靜文
馬新程
謝易修
李曼吟
鄭雅雯

研專一
王富利
洪鈺敏
洪麗佳
許秀如
黃姿菁
謝婉萍
蘇雅萍
王盈發
江培村
吳信成
黃超群
劉玉敏
黃湘莓

教學目標與大綱

一、目標
  1. 引介設計有關之研究論文
  2. 析判論文並提供修正意見
  3. 發掘具研究價值的問題
  4. 培養書寫報告及論文計的能力
二、大綱
  1. 國內外商業設計相關論文引介與討論
  2. 文獻發表管道介紹
  3. 相關文獻收集方法
  4. 書寫及報告寫作概要
  5. 研究提案檢討
教學進度
  1. 概論,經典作品賞析。從《無間道》影片談起。
  2. 經典論文導讀與討論
    論文類型實例閱覽與討論--
    歷史性研究:從過去的事件中找出意義。此研究詮釋時間及空間的顯著性之方式能提供給當代做決策或為目前的作法設定前景。
    描述性研究:觀察並描述現象。
    分析性研究:起動量性資料並藉統計以萃取意義。
    實驗性研究:企圖解釋一個因素在一個狀況下之的影響力。此一研究,經由改變在控制狀況下的被研究的因素,界定出因果。
  3. 經典論文導讀與討論
  4. 經典論文導讀與討論
  5. 文獻發表管道及審稿的要求概覽
  6. 文獻收集方法
  7. 寫作評論
  8. 論文及報告寫作概要
建議觀賞影片
  • 《無間道》
  • 《窃聽風報》
  • 《最遙遠的距離》
  • 《佳麗村三姊妹》
  • 《我們這一家》
  • 《料理鼠王》
  • 《金賽性學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