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3月 24, 2008

《一公升的眼淚》中的「樂觀及努力」之窗

《一公升的眼淚》是木藤亞也的媽媽將亞也生病期間所寫的日記總合而成的一本書。亞也在十四歲時走路搖搖晃晃,有時會突然跌倒。媽媽帶亞也去醫院檢查,發現亞也患了脊隨性小腦萎縮症,屬於三級殘障者。她就學的普通高中輔助殘障者的設備不足,使得許多同學為了幫助她而耗盡體力,這使亞也非常愧疚。於是,她決定轉學到養護學校,去過另一種新生活。於養護學校期間,在同學與舍監的指導下,亞也非常努力參與成果發表會演練,雖然她很容易因自己的行動不便而自責,但她還是勇敢的去面對不簡單的事。當她與同伴以非常自信的態度及能力演出成功時,得到大家的熱烈掌聲。養護學校畢業後,亞也還是不斷地進出醫院,她始終抱著要充實過著美麗的生活,因為她知道:「自己不是不幸,只是不便而已。」由於禁不起病魔的折磨,沒多久她就過世,享年二十五,雖痛苦卻值得。

人生可能遇到許多挫折與不便,面對這些困境,不同的心態會有不同的結果,像今天的一則新聞說:「一位計程車司機因為油價上漲,計程車漲價沒有人要搭,身上剩四百元,就潑汽油自焚身亡,以結束生命向政府控訴……」,這位司機選擇的是悲觀和消極,結果徒讓親人和社會哀嘆而已。假若他選擇像亞也那樣樂觀和努力的心態,結局又會是大不相同的了。記得上星期五童軍老師播放一部影片,主角是一位和時間競賽的選手,名叫做陳俊翰,他和亞也一樣,都是身體上有疾病的人,但他選擇樂觀和時間競賽,所以贏得很多人的敬佩。

亞也與計程車師司機的故事成強烈的的對比,前者的表現是大家喝釆的。我們社會中,有許多和亞也一樣行動不方便的人,像口足畫家謝坤山及患軟組織肉瘤橫紋肌癌的周大觀等等,一樣得到大家的喝采。俗諺說:「當上帝為我們關一扇門,也幫我們開另一扇窗」。亞也與這些生命鬥士一樣,在面對門被關--手足缺陷及病痛--的時候,開啟了另一扇窗--樂觀與努力。因為有這一扇窗,所以他們有缺陷的生命才綻放出精彩的故事,讓人喝采。

心得
將原來的《一公升的眼淚》短文修改之後,這篇文章的主題變得很明確,寓意是「樂觀及努力」,符合袁枚在《續詩品》中的「崇意」,至於將段落的遷移或刪除無用的字句,則符合「勇改」的要求。相較於原文,如此的修改應符合所謂觀點的一致性。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改"寫之必要性

文中以觀賞了一部影片作為寫這篇文章的動機,全文主旨在於面對挫折、困苦時應有的態度,因此標題應可重新定為:「樂觀進取」

文中出現不少贅字贅詞,使文章顯得不通順,且給人湊字數的感覺,應在寫作後重新審定,避免此種狀況。白居易寫詩老嫗能解,為了達到自我要求會再三修訂更動,並求助他人;賈島因「僧推月下門」或是「僧敲月下門」何句較佳而苦思,最後得韓愈之建言才能決定。我想這也是寫作、寫論文或是作其他各項創作時應有的態度作為,詢問他人的意見,不僅是藉此找出自己的缺失及盲點,也讓作品更為客觀,閉門造車則容易失之主觀偏頗。